2015年积石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政府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6-03-03 09:33
字号:
收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 31日在县届人民代表会第次会议上

县 长   马 邦 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

    

2015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克服经济下行不利因素,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县九届人大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5亿元,增长1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9.1%;大口径财政收入1.88亿元,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4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5元,增长9%。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以汪洋副总理回访视察和刘伟平省长调研时的要求为动力和压力,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和“政府主导、双联助推、社会参与、金融支撑、党建保障”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确定了到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2018-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研究制定了“1+17”实施方案。从县直单位抽调1500名工作骨干,组成145个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队,驻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围绕吃透省州政策,先后9次对县乡村干部进行了培训。严格落实“853”挂图作业和“12345”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以及“倒排序法”,扎实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做到了对象精准。抓住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建成了肖家、阳山、芦家庄3个小康示范村和吊地洼、地合、肖红坪3个精准扶贫综合开发示范村,肖家村在全省精准脱贫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整合资金,精准发力,投入2.0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7个,投入3380万元在14个村实施集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日间照料中心等综合功能的“六位一体”项目,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召开了全县非公经济工作暨表彰大会,动员全县企业家为脱贫攻坚捐款583万元。在继续落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和双联惠农贷款的基础上,发放第一批扶贫专项贷款3.53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有技术、有门路、无资金的“瓶颈”制约问题。2015年,全县10个村整村脱贫,4560户、2.07万人实现脱贫,贫困面下降了8.2个百分点。

(二)全力抓项目建设。全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2项,完成投资29.86亿元。积石山引水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2%;民族中学、刘坊桥至民俗村道路、吹麻滩至安集公路、柳三二公路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公租房、大河家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200多亿元的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项目、沿黄旅游一级公路项目已列入省州规划。积石山引水工程二期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落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16项,完成投资12.2亿元。

(三)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8.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6.74亿元,增长6%。全县推广旱作农业25万亩,膜侧油菜3万亩。新栽花椒1.5万亩、核桃2万亩、啤特果1万亩。扎实开展全国羊产业试点县工作,建成规模养殖场20个,在石塬乡建成了万只羊规模的积石山县亿塬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力度,完成各类培训2.5万人(次),组织输转6.8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69亿元。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民间力量开发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县年接待游客量达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文明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44万亩,绿色通道13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0.66万亩、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 4个、“万村整洁村”15个。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强化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清理整顿,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着力改善民生条件。投入1.81亿元硬化农村道路139条300公里,全县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社巷道硬化率达到62%。按照差异化补助的方式,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4071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个496户。完成了县城区供水水源改扩建工程和水源补充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有效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扎实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医疗救助金1766万元、救灾救助款819万元。完成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提标工作,发放五保供养金978万元、低保金1.38亿元。省列22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173件,办结率达到81.2%。

(五)狠抓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投资1.03亿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9所村幼儿园,州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州幼儿园建设现场推进会。坚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相结合,完成了安集等7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2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加快保安族特色村寨、乡村舞台、村文化广场和文化室建设,建成村文化室10,乡村舞台38个。成立了积石山县艺术团,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认真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集镇规划,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公租房、金马大厦、丽景商厦等县城重点项目28项,总投资16.36亿元。别藏中心绿地项目、幸福苑廉租房项目全面完工。大河家新城区开发持续推进,建成了占地40亩的大禹广场,大河家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主体工程,集中供热项目完成设计、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完成地勘招标;南滨河路东西延伸及给排水工程、天然气加注站建设项目、五条街主街道绿化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扎实开展“十个一”活动,大力整治重点集镇脏乱差和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观。

(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维稳第一责任,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5件59人(次),解决37件,一批久拖不决的信访积案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建立了县、乡、村、社四级社会治安管控体系;扎实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扫黄打非”、赌博吸毒等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稳妥处置了4起历时长、影响大的宗教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宗教领域的和睦和顺。突出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防灾减灾,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八)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户籍制度、土地流转、财税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出台制度29项,修订完善制度1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项。积极推进网上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和效能监督,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成运行,“三张清单一张网”工作全面完成,梳理行政权力1729项,核定便民服务事项1132项,全部上网发布。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坚持土地流转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推进精准脱贫相结合,全县共流转农村土地6.5万亩。

    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县“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回顾“十二五”,发展历程极不平凡,发展成就令人振奋。这五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6.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31亿元,年均增长13.91%,分别比全省、全州平均增速高3.41和1.5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从2887元增加到6070元。这五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75万人,贫困面由57.17%下降到19.35%,下降了37.8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80元增加到16255元,年均增长15.2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十二五”初的2011元增加到4639元。这五年,基础条件大幅改善,实现了县境主干道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易地扶贫搬迁1864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9360户,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群众的行路、饮水、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实施了县城东西区开发建设和大河家新区开发,县城和重点集镇面貌焕然一新。这五年,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在全州、全省率先实现了学前至高中教育全免费,新建了民族中学和移民中学,完成了县医院整体搬迁和1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成了17个乡镇文化站、43个标准化村文化室和145个农家书屋,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也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纲,发展为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投资拉动中积蓄发展后劲,以发展凝聚共识,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协调推进。既全力稳定即期增长,又科学谋划长远发展;既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又持续提升发展环境;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利民惠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实惠。我们始终坚持法制为准,务实高效。把法制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以上四点启示,来源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实践,也是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的准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政府工作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衷共济、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积石山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我县特色林果、畜牧、旅游等产业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发展阶段,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支撑,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群众增收效益不明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脱贫攻坚和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政府效能建设、作风建设有待加强,不作为慢作为、懒政庸政怠政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懈怠,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全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面临的新机遇,科学谋划发展的新蓝图。从政策机遇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临夏等三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意见、《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县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省上相继组织实施的“3341”项目工程、“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这些支持政策和意见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政策红利”。从自身发展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县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未来五年的发展大有可为,充满希望。

根据县委确定的思路,“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汪洋副总理两次视察积石山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教育强县”两大战略,围绕一线布局抓文旅、主攻五大流域抓扶贫、突出组团协同抓发展,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信心、更实的干劲,自我加压,赶超发展,努力实现2017年整县脱贫、2020年与全州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预期目标是:各项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州上下达的责任指标。

工作重点是:抓好两个主战场,争取和实施好“两路一水”重大项目。“两个主战场”是尚未脱贫的53个贫困村和大河家镇;“两路一水”重大项目是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沿黄一级旅游道路两个百亿元大项目和积石山引水工程(二期)。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中央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1+17”精准脱贫方案,紧盯53个贫困村、9678户、4.4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目标,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确保如期实现整县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努力破除制约瓶颈。多渠道争取项目投资,以市场化的方法激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加大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瓶颈。

(三)着力打造富民产业。实施产业推进行动,围绕“草畜、花椒、核桃”三大产业建设生产基地,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提高产业化水平。把发展服务业与增强城镇功能、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带动服务业发展升级,做大做活第三产业,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临夏州及甘青毗邻县的商贸物流中心和高原生态民俗文化游览胜地,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一心、三点、两轴”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根本改观镇容村貌。力争到“十三五”末县城及大河家等重点集镇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产业培育基本完备,省全州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加大民生投入,致力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民覆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推动绿色富县、绿色惠民。   

 

2016年主要任务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精心组织实施“生态立县、教育强县”两大战略,围绕一线布局抓文旅、主攻五大流域抓扶贫、突出组团协同抓发展,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万元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进程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全面落实“1+17”方案,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增收、公共服务,确保完成26个村、4805户、21859人的脱贫目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投资1.38亿元,建设村社道路350公里,乡镇汽车站3个,行政村停靠点50个、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480公里。巩固提升贫困村饮水安全,投资3091.83万元,对刘集乡肖家村等14个贫困村的自来水村级管网进行延伸改造入户,实现1136户群众通水入户,全面解决0.52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争取完成剩余6671户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资1.18亿元,搬迁贫困群众590户。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实施乡村美化亮化工程,在有条件的村安装太阳能路灯。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草食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富民产业推广旱作农业25万亩,膜侧油菜5万亩,种植中药材1.1万亩。全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新建牛羊交易市场1个、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万只羊养殖基地1个,带动发展贫困户400户,发展适度养殖户100户。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业,新建千亩以上特色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新增林果面积3万亩,低产林改造1.2 万亩,优质核桃嫁接改良3万亩。着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训技能型农民1万人,实现贫困户户均有一个技能明白人,开辟劳务基地6个,输转剩余劳动力6.8万人以上,劳务创收7亿元以上。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新建贫困村幼儿园26所,全面完成韩陕家小学等13所小学2016年“改薄”建设任务。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因病致贫的群众用财政资金实施商业保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全面夯实工作基础。全面落实“853”精准脱贫挂图作业(平台8个准、村村5张图、户户3本账),完善大数据平台,加强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确保对象精准到户到人。按照不脱贫、不小康、不脱钩的要求,坚持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导向,统筹推进“六大任务”和“六个精准”,在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贷款难题、掌握致富技能、改善基础条件等方面强化措施、多办实事好事。继续加强同国侨办、省军区等各级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强与厦门海沧区的对接协作,深化产业扶贫、劳务输转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对口扶贫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加强管理,强化工作保障,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下得去、蹲得住、抓得实、干得好。

    (二)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项目是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要坚持不懈地抓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抓项目争取。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省上“6873”交通突破行动、“6363”水利保障行动及省州“十三五”规划和“1+17”精准扶贫方案,紧盯投资导向,抢抓政策叠加的机遇,谋划争取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争取积石山引水工程(二期)、康乐新集至积石山县大河家二级旅游公路积石山段、五条河流域连片开发、县城西区集中供热、别藏镇生活垃圾处理、大河家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进入省州盘子,尽早实施。

抓项目建设。今年,全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6项,总投资139.56亿元。扎实做好项目设计、征地、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临大高速公路、大河家至永靖沿黄一级旅游公路两个百亿元大项目六月份开工建设,确保中华保安族风情园、黄河干流积石山段防洪工程、中央财力补助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总投资106.72亿元的4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积石山引水工程(一期)争取5月份建成试通水,为州庆献礼。力争建成大河家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田茨公路、海沧大桥、和谐佳苑公共租赁房、“双语”教学工程、中医院、移民嘉苑购物城、天然气城市管网输配工程等项目。

抓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五制”,加强对项目审批、招投标、土地征用、建设程序、资金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坚决杜绝未批先建、规避招标、随意变更、违规用地、层层转包等问题的发生,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抓招商引资。树立“亲商、爱商、敬商”理念,依托各级帮扶单位的优势和县内企业家的人脉关系,坚持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清真食品、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动员引导积石山籍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回报家乡,在更宽领域利用民间资金搞建设,在全县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帮助项目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力争积石山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关乡唐藏村一期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积石商贸城二期等项目落地建设。

(三)突出城镇化建设,着力增强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以“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城镇化率达到18.22%,增长2个百分点,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加强县城建设。高标准推进县城道路改造、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全力抓好总投资9.6亿元的19个县城建设项目。提高县城通畅能力,建成县城东区五条道路工程、县城北滨河路西延伸段道路工程(前庄至民俗村段)、县城旧城区道路人行道改造工程。结合道路改造项目同步实施供排水、供气供暖供电管网改造,开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县城旧城区19公里道路及管网改造工程、县城北滨河路绿化带项目、和谐佳苑公租房室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县城西区集中供热扩建项目和县城南区二期集中供热项目,更换县城主街道路灯,美化亮化吹麻滩河县城段,增强县城服务功能,提升县城魅力。

打造特色村镇。充分发挥大河家的独特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新区开发建设,按照“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和次中心城市的定位,广泛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序实施大河家镇集中供热、绿地中心雕塑、垃圾处理场、五条街绿化、新区道路亮化、大河家综合福利服务中心等项目。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政府投资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鼓励引导民间资金投入集镇开发,加快别藏、居集、肖红坪、安集、银川等重点集镇开发建设。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转移,提高城镇人气。

加强城镇管理。认真落实单位区域卫生制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落实商铺门前“三包”制度,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大力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加大城区违章建筑管控处罚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抓好住宅小区公共设施配建,规范物业管理,强化供热监管,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廉租房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物业管理,切实解决廉租房分配难、入住难的问题。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环境优良、空间布局合理、配套服务完善、社会风尚良好的标准,以吹麻滩镇方家、后阳洼、胡林家乡高关三个村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改造、“六位一体”和产业培育,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大力开展废旧农膜、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秸秆焚烧、村庄绿化,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工程,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精气神。

(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办好惠民实事,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决定,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学习会宁的“三苦一乐”精神,向先进地区看齐,不断夯实基础教育,全面打好教育质量提升攻坚战,努力推进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加大控掇保学力度,提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落实支教机制,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人口整体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快中小学、乡村幼儿园、教师周转房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1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强化培训管理,积极引进教育人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敬业意识教育,着力解决城乡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整体素质不高和校长教师庸懒散及不安心从教的问题。

提升卫生计生工作水平。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县中医院建设进度,实施县中西医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和3所卫生院附属设施改扩建项目,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30所,实现145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加强院长和医疗队伍建设,多渠道加大医护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包括全面放开二胎在内的计划生育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强化管理服务,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