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积石山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1-08-08 15:31
字号:
收藏

积县民发〔202197

 

积石山县民政局

关于印发《积石山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民政办、各股室(办、院):

《积石山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经局党组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积石山县民政局

2021年5月18日

 



积石山县民政局

关于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加快我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进程,健全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助推乡村振兴,按照州民政局《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按照保基本、救急难、兜底线、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压实乡(镇)服务职责为重点,以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救助能力。

二、试点内容

探索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监管和保障措施等,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方式。

三、重点任务

(一)政策主动找人、服务精准到人、社区帮扶助人。

    1.以“完善主动发现”为导向,推进实现“主动+自动”社会救助。探索“精准帮扶”模式,建立困难群众需求评估系统,推进实现“主动+自动”的社会救助模式,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将“政策找人”落实落地,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依托“居务公开”“社区公告”等板块,向居民“无差别、零距离”实时发布政策。充分发挥“社区救助顾问”作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使政策制度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做好政策指路人。

    2.以“构建精细服务”为目标,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照料帮扶。推动构建线上智能信息与线下救助队伍的互相支撑,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提出综合实施意见,运用“多元+多维”的救助理念,开展“类别化+差异化”救助帮扶,形成“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方式,将精准服务落到困难群众身上,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对象自助自立。

    3.以“拓宽帮扶渠道”为中心,推动多元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在基层居民区成立救助帮扶评估小组和居民区帮扶委员会,通过日常走访,主动问需于民,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根据数据库信息进行人员贫困维度分析,主动上门梳理致困原因、评估帮扶需求,积极发挥小组优势,调动社区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法律咨询、结对帮困等。

(二)统筹多元救助方式,建立弹性救助机制、整合救助信息资源。

1.在直接给予资金救助的基础上,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探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培育社工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力度,改善当前政府社会救助“柔性不够、程序繁琐、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多维度困难显现”等问题,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如资源链接、社会融入、心理疏导、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儿童康复救助等多样式、梯度式、综合式的救助服务,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

2.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培养孵化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走访询问,主动发现困难群众,预防、解决困难群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突发疫情、困难群众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等紧急情况时,可适当打破救助审核审批程序上的刚性约束,采取适度弹性原则进行“先行救助、后置审批”,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救助。

3.完善救助资源信息库,提升数据融合度,汇集所有救助政策、救助信息、辖区人口等救助关联信息,并按照救助人员构成、贫困程度,归集分类建立低保人员、低收入、支出型贫困等困难群体信息,再利用各救助项目信息大数据间的挖掘、处理技术,通过图表分析、横纵向数据对比,辅助决策分析、及时预警救助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通盘掌握救助整体情况、提升综合施救水平。

(三)“一窗通办”减环节、“一站服务”减时限、“一网申请”减材料。

1.根据下放权限,简化社会救助审批流程,全面建成“一窗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打通部门边界,由教育、财政、人社、住房、卫健、残联等职能部门配合,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充分让惠于群众。

2.为全面推进社会救助点建设,全县17个乡镇全面建立民政办,152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民政工作站,并配有至少2名工作人员,受理村民提交的社会救助申请,一站式查询个人信息,缩短通过传统调查取证和核对系统比对带来的时间限制,进一步压缩各个环节办理时限,方便老百姓受助及时。

3.围绕便民服务宗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全力打造“互联网+民政”平台,完成积石山县政务服务网便民服务事项进驻“一张网”的工作,实现不见面申请方式,申请人可在政务服务网站,通过实名认证注册登录,进行低保、临时救助、婚姻登记预约等申请。工作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平台,预审相关申请,并及时转办,并将结果反馈给申请人,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一网办理”,切实增强救助的可及性、时效性和公正性。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民政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强的政治建设是事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提高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彰显政治担当。抓理论武装,持续学习对标中央、省、州、县重要精神;抓实践修炼,在实践中检验、提升和锻炼,做到业务工作有政治站位、具体工作有原则站位、部门工作有中心站位、分线工作有全局站位;抓躬身自省,特别是在处理纠结问题、复杂问题、遗留问题时要对标政治标准和政治站位;抓示范引领,一把手的定位是标杆,要在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政治生态上带好头做好示范。

(二)迅速统一思想。在全局开展 “大调研、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一致认为,临时救助最具有救急难的功能特征,适应面广,灵活度强,传递性好,可以说是困难群众求助的“急诊”,应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应急响应、摆渡转介、补充兜底作用。

(三)明确工作路径。旗帜鲜明地提出,从完善机制入手,构建“急诊救助”新模式,将临时救助制度前置,首先应急响应,并强化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的有机衔接,贯穿形成有效的“救助链”,打破传统救助模式,实现补漏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