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聚焦

【文化积石】壮美积石华夏魂——中华诗人黄河上游颂临夏之积石行

来源:积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3-08-21 16:05
字号:
收藏

作者张平生


光阴百代白云过,壮美积石华夏魂。8月18日,“中华诗人黄河上游诗颂临夏采风创作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壮美积石山。

万古黄河天上来,流到积石渺无序。在这里,河水找不到出路,回旋积聚,形成汪洋泽国,此岂久留之所。何去何从,黄河归宿在何方?

当此危难之际,华夏民族历史上一位英雄挺身而出,挥动巨斧,劈开积石峡,让浩浩河水向东流去,孕育出天下九州,最终流归大海,几千年来再没有改变过流向。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大禹将治水所到之处均圈划建置于“九州”之中,王权成为新的国家形式,成为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和早期国家的核心推动力。同时,积石峡的洪水溃决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夏朝历史的真实性,表明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建立有着紧密联系,而夏王朝之“夏”也很可能来自临夏的“大夏”“夏水”或“大夏川”。大禹治水的功绩,不仅使人民生产生活得以安定,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而且促进了各部族之间的联系协作和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大禹的地位和声望不断提高,最终促使夏王朝的诞生。汉朝在大夏川设立了大夏县,并在大禹治水的源头积石、大夏县境内建立了禹王庙,世代祭祀,说明大禹和其建立的大夏与古临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诗人们长途跋涉来到这段黄河边,搜寻辨认着尚留在岩壁上的凿痕,看着静静流过的黄河是如此地训服,便又一次被这位数千年前的先祖的精神所感动。

诗家在临津渡口,听飘渺河声,发思古幽情。在大河家镇,捜寻人间烟火;探访大墩峡,登上仙境般的青翠峰巅,体察疏导黄河而带来的生态恩惠。

来到积石山,黄草坪是必去之所。河从积石峡中来,人爱高原金露梅。朵朵白云无碍路,徐风送我上高台。    

“对立双峰屹若门,黄河直下入中原。神工曾劈华夷界,绝壁犹余斧凿痕。”清代临夏诗人张和的《积石奔流》,画龙点睛地描述了积石山的地理形胜。古河州地区是羌人活动的中心地带,临夏是大禹的故乡。 积石山是大禹治水的起始地和坐标原点,这是佐证确凿且无庸置疑的历史事实。据《积石山县志》记载:“临津古渡始于汉代,繁荣于唐宋时期,从汉朝到明、清以及近代,一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新疆入藏,非此莫属。据《隋书·炀帝纪》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四月,隋炀帝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亲临前线指挥与吐谷浑作战,降伏吐谷浑10万余人,畅通了丝绸之路。《积石山史话》记载,在临津渡口附近,唐时设积石军,金、元时设积石州,明时设积石关。明朝在渡口上设官船两只,水夫20名。清代改为民渡,置官船一只,一直延至民国时期。

1949年8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主力进驻大河家,在当地各族群众的帮助下,由此抢渡黄河,挺进青海。

上世纪80年代初,临夏州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加固码头,修建挡水墙,在两岸修建支撑墩,系钢索以济舟渡。1988年11月,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古渡建新桥,天堑变通途。临津古渡完成了使命,但它所拥有的辉煌与荣耀是永远值得景仰的。

临津古渡,见证了千年唐蕃古道上茶马互市、商旅往来的繁荣景象,见证了积石大地山乡巨变、团结祥和的时代新颜。临津古渡已成为“爱国爱党爱家乡”教育的重要教材。

赴壮美积石参加采风活动的诗人是: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沈华维、钱志熙,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副会长王改正,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副会长、中华诗词基金会顾问、甘肃省政府文史馆员张克复,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李葆国,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人刘青海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责任编辑何鹤,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王传明,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河诗社社长张平生,甘肃省诗词学会秘书长杨克勤,兰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云文,甘肃省诗歌创研会名誉理事旦丹,省诗词学会理事、庆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镇原诗词学会会长石松,省诗词学会理事、《黄河诗阵》副主编、西和县诗词学会会长魚树雄,以及临夏州、积石山县部分诗人参加活动。

书史微茫寻禹迹,河声飘渺吊临津。兹辑录诗人吟颂壮美积石诗篇,以飧读者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