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商贸便民双轮驱动 绘就城乡幸福图景
在临夏州人大常委会机关,阅读早已超越个人志趣,升华为提升履职效能的集体自觉。近年来,该机关以“书香人大”建设为抓手,通过优化阅读阵地、创新学习形式及推动学用结合等方式,让书香浸润履职的每一步,持续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升机关干部履职能力,为打造高水平机关、实现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阵地筑基,书香触手可及
步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阅读空间精心布局,书香气息扑面而来。11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焕然一新,2000余册藏书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人文历史等多元领域,成为机关干部的“精神补给站”。
每年900余册的借阅量背后,是图书资源的持续优化——机关密切关注干部需求,及时引入理论性、针对性、可读性兼具的新书好书,确保智慧养分常更常新。
“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持续推进书香机关建设,建成图书阅览室、书画展览室等学习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安静整洁、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筑起了潜心向学的港湾。”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张超琼对此深有体会。
“工作之余,在这片精心打造的空间,我们研读法律法规的条文精义,静心品读经典著作的智慧结晶,从文化先贤处汲取精神滋养,在点滴实践中感悟责任担当。”张超琼说。
文化浸润,激发阅读自觉
书香氛围的营造不止于图书阅览室。机关巧妙利用办公区域打造文化长廊,将文化要素与书画艺术融入日常环境,于无声处涵养机关文化品位,激发党员干部带头阅读、乐于阅读的内生动力。这份书香更向外延伸——机关向州图书馆捐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积极履行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
“工作闲暇之余,我与同事在图书阅览室读书学习、汲取智慧,在书画展览室赏析作品、陶冶情操,文化长廊里的名言警句和家乡美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着文化气息、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一本读过的书、看过的景,都在为履职之路铺就底色。”环境的改变深刻影响着干部的工作状态,机关干部马玉玺告诉记者。机关干部李晶也深有感触地说:“自深入推进书香机关建设以来,我切实感受到一场由内而外的文化浸润与成长蜕变,让我们的工作氛围多了‘书卷气’、少了‘浮躁感’。”
平台赋能,学习蔚然成风
线上空间同样书韵流淌。依托“智慧人大”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及门户网站“书香人大”专栏,好书推荐、亮点经验及学习心得得以便捷共享。人大代表与干部创作的诗歌散文与书画作品在此展示,有效营造了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阅读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机关持续巩固提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习、大练兵、大调研,以“季读一本书”为牵引,结合“4·23世界读书日”等节点,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融入党史、廉政及人大故事讲述活动,使阅读真正成为干部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我深刻体会到学习阅读不是负担,而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金钥匙’,更是滋养内心的‘能量源’。”李晶对此体会颇深。“在读书分享会上交流思想、拓展思维,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中的‘加油站’。”马玉玺说。
学以致用,书香赋能履职
“书香人大”建设的核心,在于推动学习力向履职力高效转化。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把“以读书促履职”作为“书香人大”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及自身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临夏实践稳步推进。
通过深入开展“抓学习促提升”行动,定期组织开展中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活动,邀请业务骨干分享公文写作、组织协调等实战经验,有效锤炼了机关干部“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问策能对”的过硬本领,让书香切实转化为工作质效。
“人大工作需要我们学中有思,从书页间的‘知’到岗位上的‘行’,书香正化作我们青年干部履职尽责的扎实步履。”张超琼说。
马玉玺总结了自己的收获:“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履职能力与初心使命的双重淬炼。”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机关建设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书架上新增的书籍、墙上醒目的标语,更是融入日常的阅读习惯、悄然变化的工作状态,这份书香,正成为我们履职路上最坚实的底气和最动人的底色。”李晶欣喜地看到了变化带来的底气。
展望未来,书香行稳致远
“建设‘书香机关’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机关文化建设,倾力打造更具辨识度的人大文化品牌,让每一位干部都成为书香的传递者,让机关处处洋溢着阅读的芬芳,为建设“四个机关”汇聚更深厚的思想文化动能。
缕缕书香,将持续滋养履职之路,让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