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组配分类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乡镇部门链接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近段时间,2023年养老金上调利好频频释放。北京、宁夏等地表示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时多地出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方案。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成为提升养老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

受访专家表示,应对未来的养老需求,需更好发挥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保障作用。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近年来,我国企业职工养老水平持续提升,为退休人员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北京、宁夏等地已经释放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信号。

北京日前发布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明确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其中包括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标准,完成时限为2023年12月底前。宁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与此同时,多地明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方案。河南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原每人每月113元的基础上增加1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同时明确河南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在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本地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贵州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河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3元,增长8.13%;四川也明确将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显成效

在对今年提高社保水平工作的谋划中,多地明确提出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工作。2022年起,我国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年共跨省调剂基金2440亿元,有效均衡了地区间基金当期收支压力,支持了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统一标准和调整方式,方便居民跨区域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的接续,推动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实现人力资源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充分利用等具有积极作用。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更加强化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统一的制度安排,克服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全国统筹方案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障正在朝着更加统一、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补充,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或地区先行启动实施。记者注意到,广东、云南等地今年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进一步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此前透露,下一步将研究完善全国统筹制度,制定2023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调拨方案和缴拨计划,加强养老保险政策管理。做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工作。此外,将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召开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强基金风险防控,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娄飞鹏表示,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后续发展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做好保基本工作,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根据实际情况参与积累以满足居民对养老的更高追求。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后续养老金体系发展需要重点发展个人养老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国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数量为125805个,参加职工人数 2984.68万,积累基金27954.98亿元;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末,我国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总体而言,养老金要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相匹配,让老年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鲁全表示。(记者 王奇)


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积石山县开展“一老一小一特困”关心关爱行动综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石山县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开展了"一老一小一特困"关心关爱行动,有效保障了民生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制度,持续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经济困难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心理慰籍等服务,全面落实"三留守"对象监护责任,按照监护人日常照料和三方承接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持续推行"四个一"服务(每月理一次头发、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半年发放一次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加大探视力度,全面落实"六个一"走访探视制度,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打造养老服务场所,结合"解忧暖心传党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13个村、5个社区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慈孝食堂等服务场所,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爱心午餐、文娱健身等服务。开展党员与弱势群体"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定期为弱势群体洗澡理发、更换被褥、测量血压、清扫卫生、整理床铺,真正让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特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营造由身边的人做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的浓厚氛围。

为了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安排要求,扎实开展提标工作,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市低保由月保障标准629元提高到680元,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提高到584、439、417元。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照料护理标准、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月人均补助、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儿童月补助标准均按新标准实施。落实价格物价补贴、生活补贴,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筹措救助资金,给城市低保对象、城市特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农村低保边缘人口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进行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已发放8-10月份价格临时补贴371.8万元。对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670.5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对全县各乡镇下拨临时救助备用金198万元,方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有效保障"最后一公里"防线。 

扎实开展慰问活动,畅通社会救助渠道,保障温暖过冬物资,加大低保扩围增效。筹措资金230万元,对全县城乡特困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弱势群体发放羊肉大礼包700箱、牛肉大礼包900箱、菜籽油400桶、全脂奶粉750箱、藏式奶茶773箱等生活物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弱势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给全县农村二类低保对象发放面粉2772袋、大米1206袋,分发给17个乡镇将生活物资直接发放到弱势群体家中。筹措资金622万元,给全县的特困供养对象购买煤炭1386吨、棉被924床;给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购买棉衣1561套、米面油各2568袋(桶),确保弱势群体温暖过冬。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困难家庭和其他基本生活遭遇困难的群众,通过手机下载安装"甘快办"APP申请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救助和临时救助,也可向所在乡镇提出相关申请或拨打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进行咨询,畅通社会救助绿色通道,进一步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切实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已受理898起,救助119人,发放资金4.04万元。充分认识新形势新常态下开展低保扩围增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把低保扩围增效工作落实落细。截止2022年11月底,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为9059户34854人,保障率达到14.58%,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下一步,积石山县将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使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更加精彩!(供稿:积石山县民政局)


【政策问答】能否通过线上方式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


微信图片_20220823143931.jpg


关于进一步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方式的通知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方式的通知》(甘社保发〔2021〕103号)文件精神,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远程自助认证服务新方式,180天(6个月)之内至少完成一次自助资格认证。

目前,我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部分待遇领取人员还未完成资格认证。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杜绝违规冒领现象发生,我中心将对近180天未认证的领取待遇人员从2022年7月起暂停相关待遇发放。

请尚未完成资格认证人员,尽快通过“甘肃人社认证”APP自助认证;因特殊原因不能自助认证的,本人持身份证前往积石山县政务中心5楼社保中心完成认证;如您因身体原因无法完成自助认证,请主动与社保中心联系(电话:0930-7721684),我中心将第一时间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特此公告



积石山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2022年5月20日


发现养老诈骗线索,请这样举报!
为配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统一部署,自即日起,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官网开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有害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属地网站平台涉养老诈骗网络举报信息。


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一、举报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www.gsjubao.cn;

2.举报电话:0931-8712377;

3.举报邮箱:gsjbzx@12377.cn;

4.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一键举报”)。



一图读懂-甘肃省“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3.jpg


镇街道部门信息
基层政务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